移动安全管理平台,采用模块化设计,平台提供的各功能模块,能够灵活配置,按需组合使用。企业自购移动设备,可以使用设备管理模块,解决移动设备的资产管理,实现移动设备的安全管控;企业移动办公,员工自带移动设备,可以使用应用管理模块,在应用发布前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扫描,待处理完漏洞可以进行应用安全加固,并通过应用商店进行移动应用的上线发布和版本升级;企业运营移动应用,可以使用应用安全沙箱,在应用运行时,对异常运行环境和威胁攻击行为进行实时监测,评估移动安全风险,感知移动安全态势。移动设备安全管控,采用设备级管控技术,提供资产全周期管理等能力。日常操作管理

安全管理规范,移动业务安全解决方案,除了提供上述的各种技术手段解决移动业务安全风险,还要配套相应的安全管理流程规范和措施,做到从需求、设计、研发、测试、上线和运维等全流程的安全管理,充分发挥解决方案的防护效果。依据行业特点,制定的移动安全管理规范和措施,主要包括《移动设备安全管理标准规范》、《移动应用安全防护规范标准》、《Android安全编码规范》、《iOS安全编码规范》、《移动业务应用安全设计规范》、《移动业务应用上线发布流程规范》和《移动业务应用安全运维规范》等。预警信息移动应用安全检测,提供移动应用程序漏洞风险和隐私合规的自动化分析扫描。

移动业务安全网关,遵循软件定义边界SDP的零信任安全访问架构,针对移动应用APP访问后端业务服务,通过应用级双向认证安全隧道技术,实现移动端到服务端的动态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保护,保障移动业务通信安全。安全网关,基于动态防火墙和单包敲门机制,通过系统自身和受保护业务应用的隐藏,收敛暴露攻击面,提升移动业务防护强度;基于国密算法的双向认证安全隧道,实现移动端到服务端的网络传输保护,保障移动业务通信安全;基于风险的动态访问控制,依据细粒度授权原则,实时评估身份可信程度,实现移动业务细粒度动态访问控制。
通过移动安全管理平台,可以实现事前安全检测、事中及时响应和事后审计溯源的全周期防护。在上线前,对移动设备的合规性和移动应用程序漏洞进行安全检测,做到早发现早处理;在使用中,对运行环境、威胁攻击和敏感操作进行持续安全监测,并依据监测结果,及时采取响应防护措施阻断威胁攻击;在事后,通过日志记录和监测行为,对安全事件进行操作审计和定位溯源、通过事前安全检测、事中监测响应防护和事后审计溯源,构建移动设备、移动应用和移动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移动安全整体防护体系。上讯信息为企业提供一体化、智能化、场景化、可视化的移动安全整体解决方案。

金融行业应用: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突起,金融机构完成从“坐商”变“行商”的转型,移动展业、移动营销等新业态层出不穷,新兴技术与工作方式的引入,导致网络边界日趋模糊。传统的网络防护方式中,默认内网更加安全可靠,通过传统的边界部署防火墙等方式,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。作为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金融行业,经常是APT组织攻击的主要对象,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安全需求,因此迫切需要改进原有的防御架构,构建更加高效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。结合金融企业现有移动设备情况,在充分考虑其需求的前提下,对传统的边界防护体系进行改造升级,也构建了基于零信任的移动业务安全防护方案。该方案基于软件定义边界安全架构,将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,包括移动终端、管控平台和安全网关三个部分,通过相互协作联动,实现移动业务的可信安全防护。专属的应用商店能够保障企业应用APP的安全、高效分发,摆脱三方应用商店发布遇到的尴尬局面。日常操作管理
根据平台安全检测结果给出扫描报告和整改建议,减少移动应用漏洞攻击风险。日常操作管理
通过上讯信息MSP移动安全管理平台,对公司移动业务的各环节进行安全保障,确保移动终端可管、业务应用可控、业务数据可保,防止恶意渗透、防止恶意篡改、防止系统被破坏、防止数据丢失,保障公司移动业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,提升公司移动作业应用的防护能力和防护水平。方案达到六统一目标。统一终端采购:依据统一的功能标准、安全标准,结合各专业特殊的功能性需求,对移动作业终端功能和安全性提出统一技术要求,指导各单位开展统一采购。统一终端管控:对不同业务接入的不同品牌及类型的移动终端,统一安全管控。统一应用发布:对不同业务开发的移动应用,统一上线发布和更新升级。统一安全检测:对移动作业终端统一入网检测,对移动作业应用统一安全检测。统一安全加固:对不同业务开发的移动应用,统一安全加固。统一安全监测:对移动作业终端及移动作业应用,统一安全监测。日常操作管理